不裝鐵窗的曠達
【作者速寫】王景新先生,榮民子弟,就讀文化大學英文系四年級,高中時獲三重市「城市之窗文學獎」散文組第三名。
《禮記.禮運篇》載明:「……是故謀閉而不興,盜竊亂賊而不作,故外戶而不閉,是謂大同。」這簡直是陳伯伯與老父以往居住在眷村的寫照。左鄰右舍村民姓啥名誰,有幾口小孩、幾男幾女;甚至,結過幾次婚,幾乎都是鄰居們公開的秘密。
眷村的老舊房舍,以現世動輒講求「居住品質」的標準來檢驗,是全然的不及格。譬如「戶外下大雨,屋裡下小雨」;還有堆滿雜物的防火小通道,若有似無的隔音環境,冬寒夏悶的建材,以及讓人一覽無遺的所謂「隱私」……等等。
眷村改建後,全家搬到新蓋公寓,和我們同住的陳修鴻伯伯與老父瑞林先生,仍然傳承眷村生活習性,堅信「人性本善」。
我家所有窗戶,都沒有加裝鐵窗,這與芳鄰戶戶裝設鋼條鐵窗,打造如「固若金湯」的門庭,顯得格格不入;尤其白天,唯一的鐵門常常不上鎖,可讓看多社會新聞亂象的母親與我膽戰心驚,生怕哪天來個蒙面歹徒,開了門,持著槍指著我們……,到時成新聞主角,那就不妙了!
偏偏擔心的竊案,終究是發生了!家裡損失了多年的積蓄,陳伯伯以青春和「戰士授田證」換得的補償金,也不翼而飛。歹徒逃了,也未登上新聞版面,幸好無人傷亡。
「案發後」檢查鐵門有撬開痕跡,但是,家裡的「防護措施」依然如故,毫無亡羊補牢的改善跡象,幸好自此沒再遇上竊賊。
陳伯伯損失慘重,卻不在意:「錢財是身外之物,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。」人生觀十分豁達,既不與人爭,也從未聽他怨嘆什麼「世風日下、治安敗壞」,幾乎如往昔一般平凡的生活著。
如今陳伯伯辭世,房中的擺設沒有太大變動,家裡仍不裝鐵窗鋼條,擺設簡單樸素,憨厚得沒有半點「防人之心」。
我那高齡又康健的老父,也與陳伯伯一樣的淡泊曠達,每天澆灑一手養茂的花花草草,按時外出散步,不時高歌一曲「小毛驢」,在現代化的大樓住宅區,繼續自在逍遙地過著老眷村時代的日子!(點閱次數:1145)